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场景
当你早上要离家开车去公司时,坐进汽车的那一刹那,脑子中想到的是什么?试着回想一下,应该是以下三个因素:我在哪里(家的位置)?我要去哪里(公司的位置)?我怎么去(两者之间的行车路线)?
事实上,这三个因素中包含了两项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技术:高精度行车定位技术以及高精度地图技术。其中,对「高精度」的定义是误差范围要达到厘米级,这是实现行车安全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如果误差超过几十厘米,两辆车就可能撞上了。
高精度定位技术现状
目前在道路上行驶的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试验车(Demo车)和量产车。
就所用的感知技术而言,由于数量较少,试验车即便都配置各类价格昂贵的传感器,总成本也不会高的离谱。例如,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上配置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以及高精度地图。
与之相反,量产车不可能配置售价几万美元的多线激光雷达,原因很简单——车太贵,卖不掉!例如,奥迪具有 L3 自动驾驶功能的 A8 汽车上配置的是法雷奥和 IBEO 联合开发的 SCALA 四线激光雷达,线数虽然只是 64 线的 1/16,成本却是呈指数型下降的。
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正是由于特斯拉的各款配置 Autopilot 系统的汽车已经在售的缘故,埃隆·马斯克才会屁股决定脑袋地坚持认为:特斯拉不需要配置激光雷达也可实现 L4 自动驾驶技术!
就高精度定位技术而言,目前有三类定位方法,通常三种方法会被交叉使用,以相互纠正达到更精准的效果:
基于 GPS 和惯性传感器的传感器融合;
基于 LiDAR 点云与高精地图的匹配;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道路特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