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虹云工程”首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手拉手”的中国卫星星座来了
虹云工程首星是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并首次将毫米波相控阵技术应用于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能够利用动态波束实现更加灵活的业务模式。后续将以此卫星为基础开展低轨天基互联网试验与应用示范。
虹云工程计划共发射156颗卫星,通过组网卫星在轨运行,它们将在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轨道上“手拉手”组网运行,基本实现覆盖全球的宽带互联网接入。届时,无论你身处何地,都可以享受在家一样的互联网接入体验。
按照规划,整个“虹云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年年底发射首星;第二阶段,“十三五”末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第三阶段,到“十四五”中期完成天地融合系统建设,具备全面运营条件。
“小卫星、低轨、宽带”
虹云工程首星的发射成功,不仅标志着毫米波多波束相控阵通信天线等先进技术首次实现在轨试验,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向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在项目总师看来,只有把商业卫星与大众需求结合起来,才能让航天真正进入商业模式。而虹云工程“小卫星、低轨、宽带”的组合设置,则再次让高大上的航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可能。
在卫星大小方面,小卫星便于实现批量制造,有利于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在轨道选择方面,低轨则可以较好地实现信号传播低延时,便于实现终端的小型化。研发人员称,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研发了固定、便捷和车载三类接收器,便于用户选择使用。
此外,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载荷采用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技术,可以实现灵活、高速的互联网接入。
“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技术,可以随时调整波束的位置,实现用户在哪儿、波束就在哪儿。”研究人员表示,“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虹云工程将形成一个均匀的网络,地面网络到不了的地方,就用虹云工程系统;地面网络已经覆盖的地方,虹云工程系统可作为补充。”
央地合作年产卫星百颗
数百颗卫星陆续发射入轨、组网,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确保完成卫星研制工作是摆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研制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紧张的研制周期,项目团队提出了把握研制关键、对研制流程进行高效精简的思路,多项工作并行开展,创新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方式和经营理念。
随着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划破长空,航天科工也同步谋划着虹云工程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作为航天领域的“国家队”正在探索与湖北省武汉市之间的“央地合作”。
航天科工将针对个人用户和特殊用户开展车载、船载、机载等多模式应用,带动低轨天基互联网星座系统下游千亿产值。同时,为实现虹云工程批量生产,中国首个卫星规模化生产基地也即将在武汉动工,卫星产业园建成后,将构建全业务系统的新型研制模式,打通研发、工艺、生产集成环节,满足年产卫星百颗以上的能力。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