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新闻
首页 / 关于华信 / 新闻动态 / 业界新闻
北斗照耀下的中国卫星导航产业
2015-07-29
     “一般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你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让你自己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之外,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你的情况。把短信和导航结合,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发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

        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持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这种有着独特源定位和短报文特色服务的导航卫星系统正式亮相于世界。

        北斗将同目前垄断国内导航产业95%以上的GPS展开正面竞争。“北斗志在将中国用户从GPS手中抢回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李祖洪认为,到了2020年,肯定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北斗。

        人们的期望很大,因为这是中国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而在这背后,是市场各界、产业上下游对于卫星导航产业的“商业窥探”。

   
        形成三条产业链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按产业上中下游基本可分为:上游是导航与卫星制造、芯片、OEM板卡、模块、天线等;中游是终端集成、系统集成;下游是销售、运营、服务。目前,国内企业主要集中于贸易环节,占下游份额的七成,主要是代理销售国外的高精度接收机产品、模块、OEM板,而在运营和服务领域所占份额很小。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北斗一代终端社会持有量为10万余套,参与北斗终端研发或销售的企业数量为50~60家,年产值为3亿~4亿元左右;而GPS导航终端2011年的总销售量突破4500万台,产值接近700亿元,参与企业超过6800家。

       北斗的独特优势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GPS。业内人士介绍,北斗除在定位、导航功能方面不弱于GPS外,其授时功能主要应用于金融、电力以及通信等领域,北斗授时精度能达到10纳秒的级别,其特有通信功能有望成为无线移动通信的重要补充,对资源调度、安全监控和防灾抗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人士表示,作为科技含量极高、人力资本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北斗导航卫星产业化的市场空间极富想象力。

       有券商研报指出,北斗将最终成为与GPS相抗衡的卫星导航系统,挖掘北斗导航卫星产业的投资机会,可遵循两条投资思路:首先是相关卫星导航系统设备制造商;其次是随着产业升级改造,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商。

       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杨帆表示,借鉴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轨迹,未来的应用将沿着国防、特定行业和大众三个层次展开。国防应用会率先展开,但是大众应用将来会是主战场。短期来看,面对国防应用需求的公司会率先反应。

       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卫星导航事业部总经理王平表示,目前中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是1000亿,2015年将达到2000亿,2020年将会是4000亿,北斗的逐步完善将成为产业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

       据分析,北斗的发展将形成基础产品(包括导航天线、终端芯片、板卡、导航地图等)、导航终端产品和运营服务三大条产业链,影响国防、渔业、交通、通信、电力等各大领域。
   
      激发物联网产业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长期以来,国内民用地理位置信息服务市场主要由GPS垄断,打开定位,通过人人网、大众点评网、微信等社交网站签到,搜寻附近的餐厅、银行、酒店,评价美食,寻找朋友……这些基于GPS的位置服务已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尽管国内目前可以免费使用GPS,但其不能保证永远不收费。
  
       此外,中国已全面启动北斗芯片和终端的研制工作,并启动北斗行业应用示范项目,包括交通运输部的“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中国气象局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预警示范应用”等。

       由于导航系统对国防和民用产业的重要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促进北斗的应用,在此背景下,北斗导航产业将迎来大规模发展。

       根据科技部近日印发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显示,“十二五”末,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要形成1000亿元以上的规模,初步建立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培育30家创新型企业。

       这意味着国家对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相关扶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可以预见,随着北斗系统的试运行,原有GPS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的介入,一场激烈的竞争将在下游研发和应用领域展开,未来大规模的应用也即将到来。

       5000亿展望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还处于较为幼稚阶段,加之北斗建设尚未完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与困境。

        当前国家相关部委安排了专项资金、专题项目,希望以示范为主,带动、牵引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

        然而,同支持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一样,目前中央与地方相关部门对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政策扶持都存在“撒胡椒面”的做法。按照相关主管部门人士的说法,因为新兴产业往往需要在摸索中前行,作为主管部门也很难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因而也就只能是广撒网。

       在北斗诞生之前,中国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主要是从GPS应用开始,由一批小公司自发地、盲目地投入,很长时间内进入不到主流产业体系。由于没有国家的大资金投入,发展过程中更多是“雷声大,雨点小”,长期没有纳入国家的整体规划。尽管目前从事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相关公司超过6800家,从业人员数量约为15万~20万人,总投资规模500亿元左右,但整个产业仍呈现“小、散、乱”局面。

       据悉,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导航芯片价格偏高。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商用,以及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破解之法并不难觅。通过继续扩大芯片产量,在芯片上集成更多功能,让用户数量达到更大规模,芯片价格自然就降低了。

       中国卫星导航与定位协会方面认为,只有通过大额的投入,形成良好的国家级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壁垒,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大环境,才能培养促进数千亿元乃至上万亿元的产业的形成发展。

       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带来转机。
   
     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2012年卫星导航产业已经超过1200亿元,将来中国该产业会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北斗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也认为,未来两年内,中国将迎来北斗系统应用产业化的高潮。

        来自中原证券的一份相关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达到85.96亿元,同比增长43.2%。而随着整个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对于当前占比还不足10%的北斗产业来说发展空间巨大。而在A股上市公司中,与卫星导航有关的公司总市值就已经超过了679亿元。

        国家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也都力推北斗系统。《地理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及《“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都将北斗系统作为重点工程予以大力支持。

        事实上,北斗一代自2003年底正式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注册用户数大约在10万左右,主要应用在国防安全领域,以及一些特定行业如渔业、气象、交通、通信、电力等领域,其中渔业应用最广,占比超过60%。

        但由于北斗一代属于试验卫星导航系统,用户容量有限,目前市场上95%的导航终端仍然由GPS占据。

        至于目前整个北斗系统的总研发经费,冉承其在发布会上透露约为几百亿,而后续10年时间要建全球性卫星导航系统,预计投入的经费要更多一些,大概在四五百亿以上。

        近几年,随着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消费市场的基数大增。未来几年,数千亿市场规模,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可期。

        中国经济周刊





上一条 下一条
Baidu
map